蹲在雨后湿润的松针堆里翻找蘑菇时,总觉得大自然在和我们玩捉迷藏。这本《100种野生菌大全》原本是写给小侄女的自然课作业,后来发现成年人更需要它——毕竟每年总有人把毒鹅膏菌当成鸡枞塞进火锅。我们决定把那些藏在树根下、腐木里、甚至牛粪边的奇妙生命记录下来,从能鲜掉眉毛的松茸到吃了会看见小人跳舞的毒蝇伞。
辨认野生菌的五个笨办法
①老一辈常说颜色艳丽的蘑菇有毒,其实白毒伞这种纯白的更危险。我们更倾向于看菌褶,能撕成薄膜的多数有问题。②闻味道比看长相靠谱,苦杏仁味的离远点就对了。③变色的不一定坏,见手青变青蓝色照样能吃,但最好煮熟。④虫子啃过的未必安全,有些虫子的消化系统和人类不同。⑤最保险的还是带本图鉴,虽然可能发现图鉴里的蘑菇和现实长得毫无关系。
深山老林的馈赠清单
牛肝菌家族撑起了野生菌的半边天,黑牛肝菌像裹了巧克力酱,黄牛肝菌切开有柠檬香气。松茸的昂贵在于它拒绝人工栽培,至今还得靠人半夜打手电上山寻找。鸡油菌确实能熬出金黄色的油,干巴菌长得像枯树叶却鲜得要命。青头菌的菌盖会从青绿褪成米白,老人说这是它成熟的标志。珊瑚菌像海底生物上岸度假,扫把菌真的能当天然牙刷用。
那些危险的美丽误会
毒鹅膏菌戴着优雅的白色礼帽,致死率却排进全球前三。秋日小圆帽看着人畜无害,能让人肝衰竭而亡。致命白毒伞常被误认为草菇,半个菌盖就能放倒壮汉。网孢牛肝菌会让人产生被电击的幻觉,红角肉棒菌吃了舌头肿成香肠。最讽刺的是毒蝇伞,明明能毒死苍蝇,却总有人想试试致幻效果。
采蘑菇的奇怪冷知识
松露猎人以前靠母猪寻找,现在改用受过训练的狗,因为母猪找到松露会当场吃掉。某些鸡枞菌和白蚁是共生关系,蚁巢附近往往有收获。桦树茸要选北坡生长的,南坡的阳光太烈影响药效。云南人采菌带着大蒜,传说蒜变黑就有毒,虽然没啥科学依据。东北老林子里的猴头菇总成对生长,找到一颗抬头看树上准有另一颗。
烹饪界的隐藏规则
见手青必须切片爆炒,整颗煮会变成生化武器。干巴菌要手撕不能刀切,金属味会破坏香气。松茸刺身最好用陶瓷刀处理,铁刀会让它沾上腥气。鸡油菌炖汤前晒两天,鲜味物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