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技术参数
概观:
舰种:战列舰
舰级:俾斯麦级(2号舰)
制造厂:威廉港
下订:1936年11月2日
动工:1936年11月2日
下水:1939年4月1日
服役:1941年2月25日
退役:不适用
结局:1944年11月12日被击沉
性能诸元:
排水量:标准排水量42,900吨,满载排水量52,900吨(1943年)
全长:253.6米,水线241.7米
全宽:36.0米
吃水:9.1米(标准),9.9米(正常),10.7米(满载)
动力:华格纳式高压重油专烧罐(12座),布洛姆·福斯式蒸气涡轮引擎(3座),3轴推进
极速:续航距离8,870浬(19节)
乘员:2,608人(1943年)
舰载机:4架Arado Ar 196,设有1台两端弹射器
武装:8门380毫米L52 SK-C/34(双连装),12门150毫米/L55 SK-C/28(双连装),16门105毫米/L65 SK-C/37/ SK-C/33(双连装),16门37毫米/L83 SK-C/30(双连装),6门20毫米/L65 MG C/30(单管),72门20毫米/L65 MG C/38(4连装),2座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
装甲:侧舷145-320毫米,上装甲甲板50-80毫米,主装甲甲板80-120毫米,横向舱壁100-320毫米,炮塔130-360毫米,炮座340毫米,指挥塔350毫米,防雷45毫米
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资料及经历
基本资料:
开工日期:1936.10.30
下水日期:1939.4.1
服役日期:1941.2.25
标准排水量:俾斯麦号41,700吨/提尔皮茨号42,300吨
满载排水量:设计49,400吨/最大52,900吨
尺度:长251米/宽36米/型深15米/设计满载吃水10.2米/实际最大吃水10.7米
动力:12台高压锅炉,3台蒸汽轮机,设计最大功率138,000马力,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50,170马力,实际极速最大功率163,026马力
装甲:主侧舷320毫米,双层装甲甲板,上装甲甲板50-80毫米,主装甲甲板80-120毫米,主炮炮塔130-360毫米,炮座340毫米,指挥塔350毫米,防雷装甲45毫米
舰载飞机:4架阿拉多-196型水上飞机
舰员:1,927人
武器装备:4座双联装380毫米52倍口径主炮,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口径副炮,7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,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,20门78毫米高炮,2座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
雷达电子设备:3部FuMO-23雷达,1部FuMO-26雷达,1部FuMO-212/213雷达,11部TIMOR雷达,1部FuMO-30雷达,5具10.5米测距仪,1具7米测距仪,2具6.5米测距仪,4具4米测距仪
人员编制:2,608人(军官108人)
作战经历:
提尔皮茨号在二战期间主要在挪威北部水域活动,以牵制盟军力量。
在1942年至1943年间,提尔皮茨号进行了3次出击,但未能对盟军造成重大损失。
1944年11月12日,提尔皮茨号被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击沉。
提尔皮茨号与俾斯麦号战列舰对比
提尔皮茨号:
1939年下水,次年编入现役。
满载排水量5.1万吨,航速30节,续航力9,280海里。
装备380毫米主炮8门,150毫米舰炮12门,105毫米舰炮16门,载机6架。
舰舷装甲厚度145~320毫米,炮塔装甲厚度130~360毫米。
舰员2,000余人。
俾斯麦号:
1936年7月开始建造,1941年5月19日首次出航。
满载排水量5.1万吨,航速30节,续航力9,280海里。
装备380毫米主炮8门,150毫米舰炮12门,105毫米舰炮16门,载机6架。
舰舷装甲厚度145~320毫米,炮塔装甲厚度130~360毫米。
舰员2,000余人。
提尔皮茨号和俾斯麦号都是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强大战列舰。两舰在性能和装备上具有相似之处,但在实际作战中,提尔皮茨号主要在挪威北部水域活动,而俾斯麦号则在大西洋和北海作战。